出品人:蔡文婷
蚂蚁集团 平台工程与技术风险部测试总监

蚂蚁专场:AGI时代下蚂蚁智能测试新范式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逼近人类水平的认知与适应能力,测试范式正面临根本性变革。在AGI驱动的未来,测试将从人工密集型、经验驱动型的传统模式,升级为智能自治、持续进化的下一代质量体系。我们围绕蚂蚁集团的实践,与大家共同探索智能测试新范式。
基于测试反馈的测试用例生成Agent构建
张剑飞(敏 灏)
蚂蚁集团 平台工程事业群平台质量技术专家
内容简介:
测试用例生成Agent探索始于23年,从早期的大模型微调,到如今构建了完整的“生成-反馈-优化”闭环。该Agent能自主学习编译与运行错误,并基于代码覆盖率进行多轮迭代,精准生成高质量Java用例。
在CI/CD场景推出“夜间无感”模式:开发者白天提交代码,Agent夜间为迭代流水线生成高可靠用例,有效提升覆盖率、预警风险。目前,该能力已深度服务于蚂蚁H1应用,月活用户超4500人,为核心业务质量保驾护航。

演讲提纲:
1.开场与问题陈述
1.1   欢迎与自我介绍
1.2   演讲大纲
1.3   软件测试的永恒困境
1.4   我们的解法
2.从“生成”到“智能生成”
阶段一 传统算法SmartUnit
阶段二:初探 - 基于大模型微调的“生成器”与上下文优化
阶段三:进化 - 构建“生成-反馈-优化”的闭环Agent
3.核心技术揭秘:Agent的“三位一体”反馈系统
3.1 整体架构设计
3.2 详细反馈机制介绍
4.实践与应用:蚂蚁“夜间模式”深度赋能
5.成果与价值:数据驱动的证明

听众收益:  
1. 借鉴实战经验:获得蚂蚁核心业务验证过的AIGC落地经验。了解创新的“夜间模式”如何无缝集成于CI/CD流水线,在不打扰开发者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规模化的质量保障与效率提升
2. 了解大模型业务场景落地实际方法        

就职于蚂蚁集团平台技术部门,长期专注于测试用例智能生成领域,目前是智能测试用例Agent技术负责人,打造了覆盖IDE与流水线的AI测试代码生成工具,初心始终是用AI为测试领域带来真正的改变。
Codegraph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增强效果
郭鸣坤(榆 东)
蚂蚁集团 平台工程事业群平台质量技术高级研发工程师 
内容简介:
在AIGC场景中,除了优秀的模型能力外,提示词(Prompt)工程对生成好的测试用例至关重要。作为提取被测方法上下文形成Prompt的重要手段,Codegraph结合PSI图方案通过静态分析代码依赖关系,构建程序结构图谱,显著提升测试用例生成效果。该方法在离线场景下利用代码拓扑信息识别关键路径与模块交互,使生成的测试用例更精准覆盖核心逻辑。相比传统AST方案,Codegraph通过结构化语义增强测试点关联性,减少冗余用例,提高覆盖率与缺陷发现率,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        

演讲提纲: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软件测试中测试用例生成的挑战(覆盖率不足、维护成本高、人工设计效率低)
1.2 传统方法局限性:基于规则或者文本分析的AST语法树方案难以应付复杂的代码结构
1.3 AI单测生成实现与当前问题(比如编译通过率问题)
2. AI单测生成问题分析(主要是编译通过率问题,由此得到依赖分析的重要性,进而引出下文)
3. 依赖分析方法选型
3.1AST方案介绍
3.2 CodeGraph技术原理简介
4. CodeGraph测试用例增强效果展示
4.1AST方案性能
4.2CodeGraph方案性能
4.3CodeGraph+跨包检索方案性能(跨包检索,比如Symbol方案和LSP方法)
5. 总结与展望

听众收益:
1.了解基于大模型生成单元测试用例的实现
2.掌握依赖分析对AI单测生成的关键作用
3.理解CodeGraph如何提升测试用例生成质量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蚂蚁集团平台工程与技术风险部平台质量技术智能基础技术组,担任高级开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基于大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
行业智能体的评测SOP和评测技术分享
于 皓(浦 墨)
蚂蚁集团 平台工程事业群平台质量技术专家 
内容简介:
分享内容主要聚焦在行业智能体的标准化评测体系建设以及配套的评测技术能力演进和发展,通过分享文旅行业智能体的实践成果,揭示评测过程中常见的痛点与破局思路,探讨大模型演进下的动态评测挑战和应对方案,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评测方法论与技术参考。        

演讲提纲: 
1.评测体系的标准化落地
2.评测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3.评测未来展望和挑战        

听众收益:   
熟悉行业智能体的评测SOP流程;
了解评测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场景。        
1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软件工程本硕学位;
18年入职蚂蚁,从事质量相关工作长达7年;
当前主要负责AI业务的评测技术相关工作。
京ICP备2020039808号-4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