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数联网和数据空间:打造AI+研发的数据飞轮
黄 罡
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AIBD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AI研究院副院长
内容简介:
数据智能科研新范式推动互联网和网络空间衍生数联网和数据空间新形态,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报告聚焦“AI+研发的数据飞轮”,首先解析数据驱动AI+研发的变革趋势,揭示“高质量数据危机”的技术内涵与解决之道;其次探讨国家科创数联网和数据空间整体布局,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最后结合实践,展望数据飞轮对实现AI+研发的范式级跃升及构建全球生态的战略价值。
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青,科技领军,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长期从事系统软件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解决了云计算、大数据、数联网和数据空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多个软件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探索AI落地软件工程之路:从通用到个性化
石 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内容简介:
近年来,AI大模型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深度参与了软件工程变革浪潮。以Cursor为代表的一批AI智能化工具大幅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虽然效果惊艳,但是AI落地具体开发任务时,面对仓库级复杂项目往往存在代码生成质量不佳等诸多问题。本报告将系统剖析AI落地软件工程的典型场景中的问题与思路:从仓库级代码生成、到代码重构与研发问答,揭示AI大模型技术如何从突破软件开发范式到真正落实在使用场景上。在此通用人工智能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个性化智能软件工程的前沿实践,探索AI Coding技术如何从“千篇一律”变为“千人千面”,从而更好为每个程序员提供智能辅助,具体研究探索包括基于IDE构建开发者数据底座、应用个性化知识引擎的精准研发问答等。通过多维度技术路径与实践案例,我们将共同展望AI驱动下软件工程从通用化到个性化演进的新图景,直面转型挑战,洞见未来趋势。

演讲提纲:
1.AI落地软件工程的典型场景的技术探索
1.1面向新特性的仓库级代码生成
1.2基于历史经验的仓库级代码修复
1.3基于大模型的架构级代码重构
1.4基于代码地图的仓库级研发问答
2.个性化智能软件工程初探
2.1基于IDE的开发者数据底座
2.2个性化研发问答
3.总结与展望

听众收益:   
1.获得前沿技术速递:分享多种AI落地软件工程的典型场景及硬核解决方案。
2.构建个性化软件开发体系:分享基于IDE的开发者数据底座的应用潜力与构建方法,了解个性化研发问答系统的落地路径,实现开发过程精准优化。
3.前瞻软件工程演进方向:洞见AI驱动下从通用化到个性化的转型挑战与趋势,规划企业级研发智能化升级战略路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智能软件工程,包括智能需求工程、经验软件工程、开源社区挖掘、开源软件安全等。曾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IJCAI,ICSE,FSE,ASE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ACM SIGSOFT 杰出论文奖(ASE21),连续两年获得需求工程顶级会议最佳论文奖(RE20,RE21)。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两次获得CCF-华为胡杨林基金支持。同时担任多个国际知名会议期刊包括ICSE、ASE、FSE、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期刊、Requirements Engineering期刊、软件学报等审稿人。
大模型赋能银行业务场景探索与实践
李 培
邮储银行 软件研发中心副处长
内容简介: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数智金融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力量。对大模型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是邮储银行落地“SPEEDS”信息化战略,实现“智慧邮储”科技愿景的客观需要。邮储银行积极投身大模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强化顶层设计,基于“点线面体”业务赋能方法论建设大模型应用体系,以落地流程可复制、应用场景可迁移、系统架构可扩展、大小模型可协同的方式,提升研发效能及其研发质量、打造业务运营体系闭环、洞察用户体验全生命周期,以创新驱动金融服务升级变革,持续向“科技引领型银行”迈进。        

演讲提纲:
1.时代变革与战略使命:大模型不是选择题,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答题。
2.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赋能框架,基于“点线面体”的落地逻辑和四大核心原则
3.实践成果:三大价值维度赋能,提升研发效能及其研发质量、打造业务运营体系闭环、洞察用户体验全生命周期
4.创新突破:大模型技术落地关键技术攻坚
5.未来展望:通向科技引领型银行,让技术创新扎根田间地头、万家灯火    
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软件研发中心副处长,邮储银行信息科技人工智能领军人才,负责邮储银行历代智能系统建设,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银行业落地经验,前后历经第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客服、语音智能化的工程建设、第二代全行级邮储大脑平台建设,第三代生成式大模型场景规模化落地。在大模型场景落地建设上,规划大模型业务范式应用,打造大模型智能业务中枢,并以点带面建设研发测试智能助手、小邮助手、个金理财经理助手、网点数字柜员等,加速大模型在金融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重塑数字疆界: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下一代技术架构与战略
金 亮
Cloudflare 中国区总经理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企业出海与全球化浪潮下,如何快速、安全地部署全球业务?如何借势AI趋势,在全球化业务增长中抢占先机?为所有开发者打造一个最简单、最安全、最快捷的全球边缘应用部署平台。  
     
演讲提纲:
开篇:出海与全球化
· 核心挑战发布: 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如何出去”,而是如何解决一个深刻的技术矛盾:“全球品牌与体验的均一性 (Global Homogeneity)” 与 “本地市场、法规与文化的异构性 (Local Heterogeneity)” 之间的巨大鸿沟。
1.架构的“大分裂”:全球化技术的核心张力
· 揭示本质原因:大分裂。这不是开发效率问题,而是架构的割裂。
2. 全球原生架构蓝图:三大支柱
· 支柱一: 地理分布式智能网络基座,包括全球身份认证、策略引擎和可观测性,包括技术含量和关键组件
· 支柱二:  联邦式开发与部署平台:全球统一的CI/CD与代码库、动态特性标记系统、多区域无服务器/容器编排
· 支柱三:  安全无处不在 快速更要安全的应用服务
3. AI: 全球化架构的“神经系统”
· AI不是一个独立的话题,而是运行在这套全球原生架构之上的“智能操作系统”。
· AI与全球化的三大结合点:
-AI驱动的超本地化运营
-AI驱动的全球合规与风控
-AI构建的无边界组织
结语:未来不属于那些仅仅存在于许多国家的公司,而属于那些生来就为全球而架构的公司。让我们一起,重塑数字疆界,构建真正的全球原生企业。

听众收益:
1.出海会碰到一些问题总结
2.基础架构/应用开发/安全人员/企业整体投入的思考
3.全球化趋势与AI时代的结合
在IT及IT服务领域拥有近20年的丰富经验,曾为政府、金融、企业、互联网、教育和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IT及业务发展服务。2022年加入Cloudflare,负责中国区的业务和团队,专注于支持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近年来,Leon与中国出海的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客户保持密切沟通,针对合规、服务、应用部署、安全及AI全球发展趋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
京ICP备2020039808号-4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