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演讲聚焦安全知识图谱在漏洞挖掘与图谱优化中的应用。首先基于知识图谱开展漏洞挖掘研究,以CCleaner、SolarWinds等供应链攻击事件为背景,构建技术框架,应用于ATT&CK威胁建模等多场景;接着借助扩散模型优化知识图谱,通过去噪提升漏洞检测准确性;最后介绍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技术,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漏洞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提升效率、降低专业门槛,为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演讲提纲: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CCleaner、SolarWinds等真实攻击案例揭示漏洞传播风险;
1.2安全知识图谱作为安全知识的高效组织形式,整合多源数据,支持威胁建模、风险分析与攻击推理。
2.基于知识图谱的漏洞挖掘研究
2.1安全知识图谱典型应用场景介绍:包括ATT&CK威胁建模、APT威胁追踪、企业智能安全运营等;
2.2提出MVP Detector模型:通过元路径构建、语义拓扑嵌入、分层特征聚合,实现开源组件漏洞预测;
2.3在VulKG 数据集上验证有效性。
3.基于扩散模型的知识图谱优化
3.1知识图谱噪声问题:无价值信息导致嵌入效果下降、信息噪声增加,且影响学习效率;
3.2提出DHV框架:结合扩散模型和异构图神经网络,识别关键属性,去除噪声边;
3.3在VulKG和MSR数据集上验证有效性。
4.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技术
4.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知识图谱自动构建:利用LLMs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的知识图谱抽取;
4.2流程介绍: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知识后处理->构建知识图谱->知识交互;
4.3在漏洞文本描述中成功抽取知识,构建安全知识图谱。
5.总结与展望
5.1总结知识图谱在漏洞挖掘、图谱优化、自动化构建中的技术与应用;
5.2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听众收益:
1.通过真实案例,学习利用安全知识图谱整合多源数据,构建漏洞传播模型,了解漏洞挖掘的新技术、新方法;
2.深入理解扩散模型与图神经网络结合的去噪技术,掌握通过过滤知识图谱噪声边提升漏洞检测准确率的方法;
3.掌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漏洞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技术,从数据预处理到人机交互全流程实践,降低人工成本与专业门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CCF高级会员、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并担任STVR、JCST、IST、JSS、IOTJ、《软件学报》、《电子学报》等期刊审稿人。研究领域包括软件供应链安全、安全漏洞检测、大模型应用等方面。先后主持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并作为项目骨干参加了多个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相关的顶级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源代码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与测试用例集优化》、《Web网站自动化测试》、《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等。